2023年8月20日,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人文社科学院传播系中华文化与国际传播专业(CCGC)教师刁小龙助理教授代表UIC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人文社科学院与福清黄檗书院、福清黄檗学研究会与共同举办的“十七世纪东亚世界文化交流——以黄檗禅师东渡弘法为中心”学术研讨会。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而以佛教交流为中心的文化传播更占有重要地位。晚明的隐元禅师在花甲之年应邀东渡日本弘法,开创了日本禅宗三大宗派之一的黄檗宗。以隐元禅师为代表的黄檗文化被称为“中日交流史上的明珠”,其所率领的东渡僧俗,不仅在日本传播佛学经义,更带去了新的思想、建筑、雕刻、语言、音乐、书法、绘画、篆刻、茶道、饮食、医药等中华文化和先进科学,对江户时期的日本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非凡影响力。为进一步研究黄檗文化,探讨隐元禅师精神的传承发展,该学术研讨会在选择黄檗文化发源地、隐元禅师的家乡福建省福清市黄檗山万福寺举行。
研讨会开幕式上,作为主办方代表之一,刁小龙助理教授介绍了此次研讨会的缘起与研讨会主题的重大历史与时代意义。随后,与其余15位与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围绕三大主题“黄檗与东亚禅文化思想” “东西两黄檗与中日文化研究” “黄檗禅僧东渡与十七世纪东亚文化交流”,进行了多层次的充分交流与讨论。其中,在第一主题环节,刁小龙助理教授作了题为《高泉性潡的僧傳撰述初探——以「东渡诸祖傳」为中心》的精彩发言。本次会议的举行,得到了刁小龙老师所申请UIC人文社科学院教学项目基金(FHSS Teaching & Learning Grant)的研究项目Workshop on Historical Exchange in the 17th~18th century East Asia的赞助与支持。
下午18时,本次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