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下午,人文社科学院“杰出学者学术讲座”成功举办,由中华文化与国际传播专业邀请专业创建者陈致校长主讲,题目为“殷人鸟崇拜与图腾理论”。活动由陈家宁博士主持,韩子奇教授(人文社科学院院长)、王翔教授(外国语言与文化中心主任),及黄靖雯博士、刁小龙博士、葛觉智博士、陈湛博士、张巧运博士等众多师生出席。
陈致教授在讲座中首先探讨了图腾主义理论,结合人类学与民族志的视角,阐明图腾在早期社会中的作用,提出有学者认为图腾崇拜是人类社会早期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人与自然界动植物甚至非生物产生联系的文化现象。陈教授又指出,传统上认为“殷人鸟崇拜为燕子崇拜”的观点存在诸多问题。他进一步分析“玄鸟”这一符号,结合《诗经》《史记》等史料,认为“玄鸟”可能是燕子、凤凰或乌鸦的象征。
陈教授指出,后世用的“燕”字与出土文献中的“匽(鶠)”字存在差异,反映了用字习惯的变化所导致的误解;并认为殷人鸟崇拜的核心是鸟类所代表的神秘性,特别是鸷鸟(猛禽)所象征的神性。其后,陈教授探讨了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观点,进而对图腾理论提出质疑,认为图腾的意义在于通过符号对社会进行分类与象征化,而一群人对某一种动物(或非生物)的崇拜被无限放大,进而成为集体认同的基础。
师生们在问答环节中展开热烈讨论,陈校长回应了关于图腾符号分类和历史叙述等问题,强调历史研究应坚持以证据为基础,避免“曲学阿世”。最后,学生代表谢雨晨向陈校长赠送纪念品,讲座圆满结束,师生共同合影留念。
文稿:谢雨晨
摄影:周百一
编辑:陈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