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湾区红旗镇广安路上的一座临街小楼里,四名精神病康复者围在桌子上做手工,旁边的另一张桌子上社工正在熬制糖水,氤氲的蒸汽让屋子充满温馨。
临近中午,品尝过社工的糖水后,精神病康复者相继离去。这样的场景,半年来在“珠海市金湾区残疾人中途宿舍” (下称中途宿舍)不断上演。
“中途宿舍”由金湾区残疾人联合会购买服务,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社会管理研究与服务中心运营,旨在为可以康复出院的精神病康复者提供回归社会前的过渡性入住服务。主要通过独立生活技能训练和相关发展性项目,帮助精神病康复者融入社会。
“在医院的长期封闭治疗容易让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社交技巧等社会必备技能,而患者对医院也有着相当的依赖性,一旦出院,面对陌生不熟悉的环境,患者们容易感到不适应,病情容易复发。”社工李恩莹介绍说,“中途宿舍”可以为精神残疾人提供一个适应过度、回归家庭以及社会的平台,解决精神障碍患者“康复难、回家难、回归难”的难题。
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金湾区登记在册的精神残疾人共有248人,其中近半人属于残疾等级一级。这些人中有行动能力的符合条件者,都可以在“中途宿舍”接受服务,锻炼社交能力。
今年来,金湾区共发放残疾人生活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重中度残疾人生活补助520余万元;三灶、红旗两镇残疾人服务中心共服务残疾人12731人次;搭建残疾人就业创业平台,提供辅助性就业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总投资约6500万元的金湾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成后可为1300多名残疾人提供康复、就业、文化体育、托养等综合服务。
【采写】见习记者 王韶江
【摄影】关铭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