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分享| 从GAD课堂到国际会议:陈超凡的学术之路

    简要介绍

    陈超凡(CHEN Chaofan Frank)是北师香港浸会大学 (BNBU) 全球化与发展 (GAD) 专业 2023 届的毕业生,目前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 (CUHK) 政治与行政学哲学硕士-博士衔接课程 (MPhil- PhD in Govern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他曾在北京大学和巴黎政治学院(Sciences Po)修读暑期学校。超凡的研究方向包括国际关系、中国外交政策、全球化、中国政治以及公共政策。丰富的学习与研究经历促成了他参与2025年3月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第66届(2025年)国际研究协会(ISA)年会,他在GAD的学习和所建立的学术联系为他取得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超凡在会议中报告的两篇合著论文的主题是什么?是如何了解到这个会议机会的?完成这些论文的过程是怎样的?

    有趣的是,超凡在 ISA 年会上报告的两篇研究论文中的其中一篇是与超凡在 GAD 学习期间与他的课程导师 Selçuk Çolakoğlu 博士合作完成的,该文题为《The G2 or Rival Superpowers: Analysing the Sino-U.S. Relation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Leadership》。这篇文章的故事始于超凡本科三年级(2021–2022 学年)期间。当时,超凡有幸与 Çolakoğlu 博士共同为《Comparative Studies on Pandemic Control Policies and the Resilience of Society》一书撰写一个章节,旨在探讨与分析两大强权在疫情期间的全球领导力表现。随着疫情逐渐远去,全球政治格局不断演变,超凡与Çolakoğlu 博士于去年和今年对该章节进行了更新与修订,使其更贴合当下的后疫情时代背景与讨论。

    第二篇论文则紧扣本届年会的主题“如何将国际研究及研究者与公众连接?”。考虑到每位与会者最多可提交两篇论文,超凡与他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生同学梁馨月女士合作,合著了题为《拥抱公众:探索国际研究如何更好地联系大众并提升公民参与》的探索性论文。他们在回顾现有举措与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项创新思路,以期进一步提高国际研究对社会公众的可及性与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型研究生项目(RPg;哲学硕士-博士课程)为学生提供“海外学术活动基金”,同时,超凡所在的政务与政策科学学院(School of Governance and Policy Science)也为同学提供了经常性研究/会议经费,为同学参与国际性会议提供差旅费支持。这一支持不仅方便了学生参与各类国际学术活动,也显著提升了他们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可见度与视野。





    2. 国际研究协会(ISA)年会简要介绍

    ISA 年会为期四天,设有多个小组讨论(panels)和分会(blocs)。各分会通常按主题(如“大国竞争”)或地域(如“亚太地区”)划分。小组讨论(panels)每日分上午、下午四个时段,每场讨论邀请三至五篇论文的作者作报告。每篇报告限时 15 分钟,随后由小组主席(chair)、评议人(discussant)和观众共同点评与互动。除汇报自身研究外,参会者还可自由旁听其他分组讨论,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关系学者交流思想。

    大会展区则汇聚了业内主要出版社、学术期刊及研究机构,并展出他们所推出的最新出版物、数据库和分析软件,堪称学者的“学术天堂”。这些资源不仅能激发研究灵感、优化研究方法,还为与出版编辑建立联系提供了绝佳机会。此外,年会还特别提供职业形象照拍摄服务,助力更新 LinkedIn 资料与个人专业档案。





    3. 作为作者参加大会时的预期与实际体验是否存在差异?如果有,是怎样的?

    超凡提到,他最感意外的一点是白天与晚上之间会议的氛围变化。ISA的各个分组在晚上组织不同的招待会,为与与会者提供了轻松的社交环境,交流学习与研究体验。这些晚间的社交活动更加非正式,参会者可以与业内资深人士或其他学术新人随意交流和探讨。作为为数不多参与本次会议的硕士生之一,超凡面临并克服了不少压力,因为大多数与会者都是博士生或教授,更不乏资深的知名学者。然而,在Çolakoğlu 博士的帮助和带领下,他在活动中不断挑战自己,这也让他更加确信自己的学术能力以及他对 ISA 社区的价值。

    虽然“冒名顶替综合征”(一种心理现象,表现为即便个人在学术或工作上取得了客观成就,仍会持续自我怀疑,它常见于高成就者——尤其是初入某领域、对自己要求很高的年轻学者——并可能导致焦虑、压力和对自我价值的不自信)常困扰初入学术界的年轻学者,但对超凡来说,此次会议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转折时刻。作为两篇论文的合著者,并在本届会议上成功报告,他再次证明了自己对国际关系的热爱和不俗的研究能力。立志攻读博士学位的他,将会把这次成果作为未来众多成就中的一个。




    4. 在GAD的四年本科学习如何为超凡进一步的学习机会以及随后的学术/职业机会(如本次会议)做好准备?

    据超凡透露,香港中文大学(CUHK)的政治与行政学哲学硕士(MPhil)项目的竞争非常激烈,就读的绝大多数学生多为国内知名985高校的优秀学生。在他被录取的2023年,他成功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仅录取两人之一,这在GAD和FHSS的历史上都是少有的录取记录。超凡将其成功录取归功于他在BNBU GAD专业的学习经历。在本科期间,他担任教务会议学生议员(Student Senator)并担任多项研究课题的研究助理工作,这些经历帮助他培养了领导与专业的学术分析能力。同时,GAD全面的课程体系赋予了他一种积极的全球视野,涵盖国际事务、环境、经济和治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GAD的跨学科性质还使超凡有机会与一些业内组织建立联系,例如他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CBCGDF)与GAD共建的实习平台实习了一年。这些学术和实践经验帮助他之后成功当选为世界海洋日的青年顾问委员会委员,并成为该委员会中当年唯一的中国代表。

    超凡还分享了他在GAD的学习历程。在本科一年级期间,他主要在适应BUBN独特的教育与全英语教学环境;到了二年级,他开始主动联系教授,希望能参与研究项目。当时,在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研究与拓展)赵晓斌教授的课上与同学完成一项课程项目后,超凡凭借高质量的作业打动了教授,并成功加入了赵教授的研究团队,共同协助赵教授完成数项研究课题,其中包括超凡贡献了两个章节内容的出版物。,在赵教授指导下不断挑战新的学术课题。

    超凡深情感谢GAD教师团队在他成长道路上所起的推波助澜之效。首先,他衷心感谢系主任Edoardo Monaco博士的悉心指导与宝贵信任——本科期间,他连续多年选修Monaco博士的课程,受益匪浅。此外,Çolakoğlu博士、Michal Vavřík博士与Sharon Wu博士在他的个人研究项目及硕博申请过程中,均提供了宝贵的支持与帮助。他还特别致谢赵晓斌教授,感谢他在科研道路上的耐心指导与鼓励,使超凡发现并坚持了自己的研究兴趣,并大力支持其申请MPhil课程,为参与多个研究项目提供了机会。

    时至今日,超凡仍与GAD的教授团队保持紧密的学术联系。除与Çolakoğlu博士的合作之外,今年,他与赵教授共同撰写并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大陆、英国、香港和新加坡疫情控制政策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当代中国》期刊(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这一区域研究领域高度权威的期刊上。这些合作突显了师生研究合作的重要性,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鼓励他们在学术探索中主动承担更多责任。



    GAD专业Çolakoğlu副教授在ISA上发表讲话



    陈超凡与Çolakoğlu副教授合影



    5. 请问您对目前的GAD学生有什么建议?例如,如何撰写结构良好且重点突出的研究论文,如何建立与他人合作研究/撰写研究论文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GAD所学技能来获得进一步的学术或职业机会?

    在被问及对现在GAD学生的建议时,超凡分享了他在本科期间感悟与学习到的人生经验。总体来说,他强调主动性和适当高目标的重要性。他解释道,只有那些愿意主动争取的人才能获得机会和进步。在打好良好的学术与英文基础的情况下,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联系GAD的教授,探讨参与研究项目或合作撰写研究论文的可能性。以他参与赵晓斌教授书籍出版和与Çolakoğlu博士合著论文的经历为例,他证实了教授们的友善和包容。这些机会通常从学生的二或三年级开始显现,因为他们会修读更多专业性更强的课程,例如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如研究方法)和选修课。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可以提高了自己的研究技能,并通过参与研究项目获论文撰写,或者是完成日常的课程作业来将其付诸实践。

    超凡还指出指出,同学们应该认识到没有任何研究论文是完美无缺或不可批评的。学生需要设定合理的期望值,以避免对自己的作品过于苛刻或总是担心做不好。同时,要锻炼强大的心理素质和韧性(resilience),尖锐的批评在日后的学术或职业生涯中不可避免,要怀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谦逊态度,只有愿意接受反馈和建设性批评,学生才可以从教授和同伴中学习和成长,从而进步。

    最后,超凡强调了营造有利于成功的环境的重要性。在许多学生追求进入世界顶级名校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时,营造一种能够熟练使用英语(无论是日常还是学术)的氛围尤为关键。他指出,这对继续深造以及追求国际化的学术职业生涯至关重要。例如,可以通过将电脑或日常使用的设备设置为英语来更自然地过渡到自然地使用英语,以及减少使用翻译软件的使用(如直接用英文撰写论文或日常邮件,而非中译英)。这样的改变让他和许多同学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受益匪浅。

    总而言之,GAD学生应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害怕在撰写研究提案(research proposal)或寻求研究机会时向教授寻求帮助。本科阶段本质上是一个安全的空间,让学生探索研究兴趣,磨炼研究技能,与同伴建立网络并合作,最终通过课程、项目和研究论文与同学及教授分享自己的想法。



    文案:Ilwad

    编辑: Aileen

    Last Updated:May 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