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社会】社工老师为珠海中小学心理老师讲解SEN学童和融合教育

9月16日上午,UIC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专业署理课程主任吴耀辉老师在珠海市教育局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中做了题为 “有特殊学习需要(SEN)学童与融合教育”的讲座。本次培训由珠海市教育局举办,全市专职中小学心理老师参与其中。

ronghe2.jpg

珠海市中小学心理老师聆听吴耀辉老师讲座

吴耀辉老师在讲座中重点介绍了主流教育、特殊教育、融入教育、全纳式教育的理念和一些常见的有特殊学习需要(SEN)学童:如自闭症儿童,过动症儿童,学习障碍儿童的特征。在介绍“读写障碍”的时候,吴老师特意带来了一些读写障碍儿童书写的作业到现场,让学员增加对这类患者的认识,更好的参与到课堂中。吴老师还专门介绍了香港推动融合教育的历史和经验。

ronghe3.jpg

ronghe4.jpg

吴耀辉老师在《珠海教育》季刊上发表题为“有特殊学习需要(SEN)学童与融合教育”的文章

此外,吴耀辉为珠海市教育局最近出版的《珠海教育》季刊撰写了一篇题为“有特殊学习需要(SEN)学童与融合教育”的文章,对相关课题做了深入讨论。吴老师指出“融合教育”不是两三个老师和校长就能完成的工作,其成功有赖于全校员工、师生和家长的支持,协助学校建立共融文化。“融合教育”的投入除了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外,亦需要金钱上的投入,包括增聘人手、改善设施(例如:无障碍设施),同时需要合适的师资。

吴老师认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为迎接相关政策的落实和接受未来的挑战,要先做好心理上和实质上的准备,认识SEN学童的特征和学习需要,学习相关的评估方法和教学技术,建立校本融合的教育机制、团队和资源中心,改善学校教学条件和环境,建立校本支持网络和家长沟通渠道。在校园营造融合的气氛,并与外间专业团体的资源相连接。

据悉,广东省人民政府最近转发的《广东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确立全面推进全纳教育的计划,使每一个残疾儿童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根据残疾儿童分类评估状况,采取合适的方式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残疾程度较轻的儿童,尽可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开展回归主流和一体化的“融合”教育。《提升计划》的发布,标志着政府对SEN学童的学习需要高度重视,对珠海市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个机遇。

图/文:UIC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专业提供
编辑:谢子薇
(来源: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