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校庆-人文社科周】台北实践大学教授李天铎分享创新体验

5月18日晚,作为十周年校庆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DHSS)周的活动之一,DHSS于B102举行高桌晚宴。台湾金马奖前执委秘书长、台北实践大学教授、DHSS顾问委员会委员李天铎作为演讲嘉宾,与DHSS学子分享了他对创新的理解与体会,鼓励同学们在寻常的成规中追求可能的奇点。

dhgaozhuo2.jpg

宋美璍教授向李天铎教授赠送纪念品

UIC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院长宋美璍教授首先介绍了UIC高桌晚宴的传统以及举办高桌晚宴的意义,希望DHSS学子们能够借此机会与演讲嘉宾及自己的老师们多多交流,从而更好地成长。

dhgaozhuo6.jpg

李天铎教授分享自己的创新体验

李天铎教授首先将经典名画《蒙娜丽莎》与杜尚的《L.H.O.O.Q》(带胡须的蒙娜丽莎)进行对比说明创新的重要性,他说:“千百年来,由于《蒙娜丽莎》的影响力过高,没有人敢于改造她;直到某一天,法国画家杜尚在画上添加了两撇胡子,蒙娜丽莎开始拥有了更多的含义,杜尚也因此被历史铭记。”

dhgaozhuo4.jpg

师生专心聆听

接着,李天铎教授介绍了日本著名设计师隈研吾及他的“负建筑理念”,并图片展示了隈研吾的一些设计作品,如竹屋、马头町广重博物馆等。“隈研吾主张让建筑回归自然的‘负建筑’理念,不能不说是一种很独特且吸引人的创新。”

随后,他重点为同学们介绍了隈研吾改造日本神庙的做法:将神庙中一切多余的摆设全部去掉,仅仅留下重要的长明灯、图腾等部分;与此同时,为了神庙的运营着想,隈研吾还将神庙中的一座建筑改为旅店和咖啡馆。这样,既保证了神庙文化历史功能的保留,也用旅店和咖啡屋的运营保证了神庙日常的开销,“因为神庙的历史意义太过重要,所以一直没有建筑师敢于改造它;然而隈研吾没有畏惧,在协调过双方利益之后做出了大胆的改革,最后获得成功。”

dhgaozhuo3.jpg

同学提问

李教授送给同学们几句话:创意是创新的源头,然而不只是空想;只有勇敢实践自己的想法,创意才会变成创新。

dhgaoshuo1.jpg

出席高桌的嘉宾合影

本次高桌晚宴由现当代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主任 Charles Low博士主持。UIC副校长张聪教授,协理副校长关利平教授,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院长宋美璍教授,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副院长、电影电视学专业主任麦莉娟教授,应用翻译专业课程主任曾飞茹博士,国际关系专业的课程主任Ustina Marku教授,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专业课程主任甄美仪博士,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专业署理课程主任吴耀辉出席了本次高桌晚宴。

文:姚雨彤(U新社 大一外国语言文学) 
图:谢意(U新社 大一文化产业与管理))
编辑:谢子薇
(来源: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