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专家来校探讨社会福利和社会政策

3月30日下午,台湾大学社会学系薛承泰教授和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社会保障和风险管理系主任林卡教授受邀来到UIC,与UIC的师生们一起讨论两岸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政策。

座谈会现场座无虚席

宋美璍院长为林卡教授赠送纪念品

UIC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DHSS)院长宋美璍教授在致辞中说:“UIC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大学,DHSS的社会工作与行政专业却在珠海的社区服务中非常活跃。这是因为我们UIC社会管理研究与服务中心与珠海政府在发展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中密切合作。但扩大我们的眼界同样重要,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了解世界各地社会发展和社会政策,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扩大眼界。

宋院长还提到,近期DHSS还将陆续举办更多的学术会议,以增进交流,扩大师生的学术视野。

薛承泰教授介绍了台湾的社会福利与政策

薛承泰教授与同学们探讨了台湾自1950年以来的人口变化以及近几年家庭结构的最新变化。除此之外,薛教授还重点讨论了台湾应对经济衰退的政策措施以及成效。

他指出,台湾人口老龄化趋势出现得较晚但是发展十分迅速,不久将进入超老龄化社会。而自2008全球金融危机,台湾经济出现负增长,直至2010出现好转,但增长率仍出现下降。

薛教授介绍了,政府如何在人口结构发生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应对经济衰退,同时保证处于劣势的家庭不受到加倍冲击。台湾应对金融危机的福利机制诸如:增加给予低收入家庭的补助;短期员工提拔项目;为半失业人口提供培训等等。其中自2009年到2010年,超过30万户带有全职员工的接近贫困线的家庭接受了政府补贴,确保基本生活标准。

林卡教授讲解生活质量以及社会质量

林卡教授讲座的内容提到了两个重要的概念:生活质量以及社会质量。生活质量指人们的物质幸福感和主观幸福感,而社会质量指社会经济稳定安全程度、社会凝聚力、社会包容程度、社会赋权程度。

林教授还提到了四个社会政策模式,包括发展模式、再分配模式、生产模式和包容性社会政策模式。其中发展与生产模式注重提倡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活质量,再分配和包容性模式则更加注重提倡社会参与程度。林教授更从生活质量角度检验发展模式以及生产模式的成果,然后从社会质量角度的分析再分配模式和包容性模式的发展成果,总结了跨模式发展以及中国国情之下不同模式的转换。

冯倩文和余泳岚讲解《中国儿童拐卖概况及法规对策》

谭姿介绍《贵州的教育政策》

讨论会上,来自UIC社工专业的同学们也分享了自己研究报告。来自大三的冯倩文和余泳岚讲解了《中国儿童拐卖概况及法规对策》,大四的谭姿介绍了《贵州的教育政策》,已经毕业的校友毕李泽伟的毕业论文《中国大陆地区的自杀概况》也在会议上分享。现场UIC师生与专家一起探讨报告中的问题,这种互动学习的方式,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与会专家与UIC师生合影

文:汪杰洁(大四 文化创意与管理)
图:谢子薇
编辑:谢子薇
(来源: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