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台湾媒体与科技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创设人、台北实践大学教授李天铎教授来到UIC,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以“商品符号与意识”为主题的讲座。讲座上,李教授向同学们详细地解释了如何赋予符号意义,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想法变成“活生生”的创意作品。
李天铎教授在详细讲解了“商品符号与意识”
讲座上,李天铎教授用巴特提出的一组二元对立概念开头,指出符号是形体和意义的结合;符号是“意构程 序”。接着他用一些生动的的例子如玫瑰、星巴克咖啡,来系统为现场听众解释如何构造符号,并赋予每一个步骤意义。他向现场观众展示了一些有趣的国外图片广 告,让大家猜测其中的涵义。
生动有趣的讲座让现场观众聚精会神的聆听
李教授也用Apple、Calvin Klein、Diesel和Prada等许多知名品牌的例子给大家解释商品符号的重要性,让同学们更加全面的了解了有关符号与意识的相关知识。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副院长、电影电视学专业课程主任麦莉娟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在讲座互动环节,有同学问起:应该如何营销自己的作品?李教授告诉大家,永远不要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最好的,要多想自己作品的分享点和与观众的共通性,他说道:“你的写实不一定是别人的现实,绝对不要孤芳自赏。”
![]() |
![]() |
学生踊跃提问
还有同学提到人文艺术学科是一个需要积累的学科,李教授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他说,人文社会艺术是抽象的学科,我们要多去了解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物,去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小说。他建议年轻人多听音乐,多看美术作品。“你们要用自己喜欢的事物来建构思维,任何人以后的创作都是在喜欢的东西里面找素材” 李天铎说道。
讲座结束后,来自大一电影电视专业的丁维婕同学说,自己刚上大一还处于比较迷茫的阶段。这次听过李教授的讲座后感觉获得了不少经验,为自己以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李天铎教授是UIC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顾问委员会委员,现任台北实践大学时尚媒体传达设计系教授,曾任视觉传播艺术学会理事长,金马奖执行委员会秘书长,亚太影展执行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际艾美电视奖评审等职位。
文:潘宇辰(U新社 大二国际新闻专业)
图:谢子薇 宋思逸(U新社 大二国际新闻专业)
编辑:谢子薇
(来源: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