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中国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澳门理工学院贝尔英语中心教授兼中心主任、澳门翻译联合会理事长毛思慧教授来到UIC,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发人深思的讲座——《后殖民深度翻译——兼谈威利斯·巴恩斯通对毛诗的英译》。
毛思慧教授讲解深度翻译原理
在讲座上,毛思慧教授解释了深度翻译的含义并向我们展示了毛泽东诗作的英译版本(威利斯·巴恩斯通版)。借此,毛教授强调要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下,以促进被文字遮蔽的意义与翻译者的意图相融合。
毛教授生动的讲解让现场的UIC老师们忍俊不禁
神韵是诗歌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意象是全诗神韵的载体。拿捏好意象在作品的诠释,要求译者努力去阐释作者对源语文化的理解,然后将译本呈现在本国读者面前,这是一个文化传递的过程。如何顺利推动这个过程?毛教授推荐了威利斯·巴恩斯通的翻译方式:归化方法。这可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诗词的语言表达,以深度翻译推动文化传递。
同学们专心致志的听讲
讲座结束之后,毛教授还为同学们解答了文学翻译中的困惑,听众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应用翻译的大三学生易国衡表示听完讲座后表示,自己深切感受到了文学翻译中“再现”是多维的、动态的、有层级的,但忠实于原文的“指导性精神”是作为原文表征符号的译文所不容变更的。
文:宋胡佳蓉(U新社 大一应用翻译专业)
图:谢子薇
编辑:谢子薇
(来源: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