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社工专业学会举办的UIC“社工周”于3月22日落下帷幕。此次社工周活动意 在与珠海各高校交流经验,发扬社工精神,秉承国际社工日的宗旨,为大家提供了解“社工”这一领域的平台。此次“社工周”活动由“五校社工学生交流”、“大四实习分享会”、“植树活动”和“小记者机构访问”等多个部分组成。
五校社工学生交流经验
3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社工专业学生来到UIC,同UIC的同学们一起交流并聆听专业人士的分享。
五校交流会现场
当日上午,来自广州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执行总监廖焕标作为嘉宾,以个人的社会服务经历为例,与同学们分享和交流了自己的独特感受。他说,社工这一职业在国内是不被广泛认可的职业,父母和自己都有过迷茫和担忧。但后来发现从事社工服务这一职业不单是帮助别人,更多的是在过程中不断地认识和改变自己。他认为,正是因为别人不了解社会工作的意义所在,所以他才更有存在的理由。
廖焕标说:“我十分感谢遇到的恩师们。其实自己也曾经因为困难而停滞不前,但后来回头看时发现种种的痛苦和挣扎反而使自己对人生有更多的感悟和觉察。自我觉察对从事社工服务的人来说异常重要。”
黄匡忠教授为其他学校的同学赠送纪念品
UIC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专业课程主任黄匡忠教授从专业的角度,以该专业大三的一门专业课“Death and Dying”为延伸,带来“生命因分享而精彩“的专题分享。他向同学们分析和阐述了社会工作的开展与意义。分享会上,我校同学分享的雅安与非洲的服务经历,引起在场同学的共鸣与深思。
社工专业的同学们带来了内容丰富且专业的分享,黄教授十分赞赏。他表示,希望通过分享,能够使同学们不只是“死读书”,把社工活动看作简单的学习,而是应该重视实践,用大的胸怀去关心全世界,保有一颗世界心。
国际社工日 朋辈导师获嘉奖
社工周开幕式于3月18日下午在师生活动中心举行。这一天是第八个国际社工日 (国际社工日为每年3月第三个星期二)。仪式上校领导为在“朋辈同行计划”中获奖的学生颁奖。UIC校长吴清辉教授、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院长宋美璍教授、 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专业课程主任黄匡忠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
吴清辉校长称,为社工专业的发展感到开心
吴清辉校长说,社会工作的使命是提高人类福祉,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帮助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在中国,社会工作目前还是新兴的职业,但近年来发展很快。“我对UIC社会工作和社会行政专业的发展感到开心。在UIC教育理念中就有培养服务型领袖这一项。”吴校长说。
宋美璍教授说学生们将受益于宽容奉献的优秀品质
宋美璍教授在讲话中提到,她认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工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宽容奉献的心。因为社会工作者有关爱他人并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的责任。培养学生有宽容奉献的精神也一直贯穿在UIC博雅教育和全人教育过程中。她说:“我相信社工专业的学生将受益于这种品质,无论是在UIC还是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我很高兴看到在社工专业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奉献精神已经在社工专业发展并壮大起来。”
![]() |
![]() |
来自社工专业大二的庄荻同学获得本届朋辈同行计划一等奖,董星光、 雷舒婷、张楚域同学获得本届朋辈同行计划二等奖,冯枝莲、江夏立、徐梦茹、袁明辰学获得本届朋辈同行计划三等奖。吴清辉校长、宋美璍院长和黄匡忠教授分别为获奖的学生颁奖。
开幕仪式后嘉宾与学生合影
传承社工传统 共育“社工”树苗
植树活动是UIC社工周的传统项目。在黄匡忠教授的带领下,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 专业的师生们种下象征“社工精神”的树苗。黄教授说:“种树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这也是社工专业的传统。我想到一句老话‘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想到这句话的同时,我也想起去年离去的许毓涛教授。我特别希望能够把今天的植树日献给他,希望大家怀念他记住他,因为他让社工专业有今天。以后的同学也会感谢大家,这也是社工精神。我们只是做种树人,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 |
![]() |
社工专业师生参加植树活动
参加植树活动的同学认为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也希望可以把UIC社工专业传统和社工精神一直继承和发扬下去,为弱势人群,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奉献爱心。
植树活动后合影
文:谢子薇 张佳娣(四维传播社 大二现当代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翟健博(四维传播社 大三国际新闻专业) 冼映彤(四维传播社 大一会计专业)
图:余媛滢 胡心悦(四维传播社 大三国际新闻专业)
编辑:谢子薇 (来源: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