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相对性贫困线?香港的扶贫措施对于内地的扶贫事业是否可借鉴?12月4日下午,香港城市大学社会学专业副教授颜文雄来到UIC,给同学们带来专题讲座“从香港相对性贫困线看扶贫措施及对国内城市低保线的启示”。
![]() |
![]() |
颜教授详细讲解了何为相对性贫困
“相对性贫困线是一个非官方的统计数据,可以说是它帮助政府迈开扶贫的第一步,”颜教授说道:“绝对贫困毋庸置疑,是陷于完全的生活困顿中,但在香港已经很少出现了,更多地是相对性贫困。它会有更加复杂的情况,有的看起来甚至不需要救济。在这种情况下,相对性贫困线应运而生。”
讲座现场
颜教授介绍道,相对性贫困线主要的目的就是提供基础数据来协助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扶贫、减贫政策,以便帮助到最有需求的人群。贫困线只是一个起点,从这里出发,政府和各类的非政府机构便有针对的开始自己的相对性扶贫。
![]() |
![]() |
UIC老师们与颜教授互动
香港是以家庭入息中位数来划分贫困家庭的,40%是较贫困,50%是贫困线界定的标志,而75%意味着会造成隔代贫困。虽然有相对性贫困线的存在,颜教授认为这个制度仍需完善。
他说:“虽然这样迈出了第一步,开始正视问题,但是这个制度不能提供明确的路线和减贫目标,而且层次比较浅。非官方性更是导致了不能制定具体的扶贫政策。
谈到香港的扶贫措施,颜教授为同学们展示了扶贫的三大原则,他说:“鼓励就业是出路,其次,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最有价值的地方去,最后就是坚持CSSA,即香港综合援助计划。”
其实,在颜教授看来,扶贫是一个概括词,香港扶贫的综合援助计划是一个包含了脱贫,减贫,防贫的综合体系。
讲座吸引了很多社工专业的学生
脱贫是重点,是执行上的先锋,主要是加强对生活在贫困线下家庭的支援,补贴低收入群体,关注长者贫困问题和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脱贫等。而减贫更多地依靠政策方面的支持,如改革就业和教育政策,让更多的贫困儿童和少数族裔接受教育,融入社会,同时鼓励残疾人士自力更生。而防贫离不开整个社会的良好规划,从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人口政策和全民退休保障这些方面为公民构筑防贫的长城。“政府在不同的领域都要有解决贫困问题的大视野。”这是颜教授对政府的期待。
这些措施对大陆的低保政策也有着积极意义,颜教授认为,大陆的低保政策主要就是资金支持,而在其他方面还有欠缺。他建议大陆可以提高扶贫的综合性,从不同方面弥补资金的不足,如在教育、医疗、住房这三大领域给予更多地政策优惠。
黄匡忠教授代表代表UIC颜教授赠送纪念品
参加此次讲座的大三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专业的陈同学认为,讲座帮助他加深了关于中国大陆和香港的贫困问题的认识,也和他现在所学的社保体制的课程有很深的联系,促进他对社保制度的思考。但是他同时也认为讲座在解决方案上还应该更加细化。
而大四社工专业的杨同学则表示,他即将毕业,这样的讲座也对他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很多有意义的启发。
文:翟健博(四维传播社 国际新闻专业) 图:谢子薇
编辑:谢子薇
(来源: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