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SS Lecture Series: 不同的音调,不同的英语

不同的音调,会使英语变得大不相同。香港浸会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黄良喜博士通过其风趣幽默的语言,向UIC学子们展示了音调的变化是如何影响英语发音的。

黄良喜讲解港式英语的特征

3月28日上午,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系列讲座邀请黄良喜前来UIC,举行题为“韵律学里的音调起源——从 《英语集成》启示”(Tonegensis from Prosody: Lesson from the Chinese-English Instructor)的演讲。

讲座吸引了众多学生前来聆听

《英语集成》是清代唐廷枢于1862年编著的实用书,用粤语为英语注音,方便粵人与英商沟通。黄良喜以这本中式英语指导书为例,介绍了中式英语中是如何通过中文汉字及不同的音调变化来标记英语发音,强调了音调变化的重要性。

他还给同学们介绍了港式英语(Hong Kong English)的发音规律,认为港式英语发音模式是比较稳定的,而且非常强调重音。港式英语结合了英语和粤语的语言特点,是一种有音调的语言。从《英语 集成》到港式英语的演变,意味着港式英语的声调发生过程有赖于韵律突显。

黄良喜还指出,新加坡英语与港式英语非常相似,只不过港式英语是一种高音调语言,而新加坡英语则属于中音调语言。

在随后与学生互动的环节中,面对学生“是否要学习纯正的英语”的提问时,黄良喜表示,学习语言,主要是为了能与人进行沟通交流,只要能实现这个目的,学习哪种英语都没太大关系。

文:符嘉欣
图:吴羚玮
编辑:符嘉欣
(来源: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