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2年人文社科学院传播系的公共关系与广告学专业(PRA)两位同学在SSCI期刊发表了一篇英文书评之后,PRA大四学生陈立恒与其指导老师—PRA助理教授冯松明于2024年11月在《广告教育》(Journal of Advertising Education-JAE) 期刊发表了一篇英文书评,被评论的书为《说服的艺术:夏博新谈公关》(The Business of Persuasion: Harold Burson on Public Relations) 。
《广告教育》由知名的学术出版机构Sage出版,也是总部位于美国的全球知名传媒学术组织——新闻及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AEJMC)的广告专业组的旗舰刊物。
刊登在Sage集团《广告教育》
期刊官网上的书评电子版
对话陈立恒
《说服的艺术:夏博新谈公关》(英文版)
一书的封面
Q:为什么做写书评这件事?
A:之前UIC人文社科学院公众号发布了同专业学姐学长在国际刊物发表书评的消息,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鼓舞。此外,我对做学术研究及写作有一定的兴趣,一直期望能有机会能参与相关活动。在大二时,我上了PRA助理教授冯松明老师的 “公共关系原理” 这门专业课,激发了我对公关的兴趣。我在课后与他交流,探讨如何参与学术研究和写作活动,他告诉我:对于本科生来说,写书评 (book review) 是进行学术写作的比较可行的第一步。很多学生在初入学术殿堂时,做成的第一个出版成果就是一篇书评。
Q: 为何选这本书?
A: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公关界的传奇人物Harold Burson(中文翻译为:夏博新)。夏博新先生是隶属于WPP集团的全球顶尖公关公司博雅公关(Burson-Marsteller)的创始人,被美国知名的行业媒体《公关周刊》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公关人物”。他在公关行业从业七十余年,给全球的公关行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2017年,96岁高龄的他出版了这本半自传体书籍。这本书被比喻为公关行业的“圣经”,比肩广告界的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所写的《奥格威谈广告》(Ogilvy on Advertising)。冯老师曾在博雅公关工作,并在纽约总部做过暑期实习,与夏博新先生还有过近距离的交流。在我为写书评寻找一本合适的书时,他建议了这本书。
Q: 可以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吗?
A:这不是一本理论或学术书籍,而是行业大咖所写的实战回顾和总结。书的前半部分是夏博新先生对自己早期职业生涯的回顾,后半部分是他对若干话题领域的反思和经验分享。书中包括他的创业经历、自己操盘的一系列经典案例、给想进入这一行的大学生的建议,以及对数字媒体的看法。书里的内容生动而务实,可以被马上用上。
Q:能介绍一下你操作书评这件事的过程吗?
A:写书评这件事,从我的大三第一学期启动,到大四第一学期拿到结果,历经10个月。它是一个总体性的策划,很多的工作(确定书、确定并联系刊物、阅读、写作)都得同步展开。由于我没有给学术期刊投稿的经验,冯老师在筛选期刊及联系编辑上做了很多工作,我则在旁边跟着学习。
我阅读了英文原版书的每一个章节,针对每一章做了笔记。我学习了各种书评写作指南,还了解了目标刊物的要求以及已出版的书评,掌握结构和风格。阅读完整本书后,我与冯老师进行了讨论,确定了总体的写作构思。最后,我用英文写出了书评,老师帮助我修改了很多次。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向刊物投稿以及如何与编辑沟通,走完了出版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还出现了一个的波折。我们一开始投了一个侧重于媒体和传播的学术刊物,刚开始与其书评编辑都沟通好了,结果他出尔反尔,以手上积累的稿件太多为理由,突然拒绝了我们,浪费了我们五个月的时间。这导致我们不得不更换期刊。冯老师力挽狂澜,果断选择了《广告教育》(Journal of Advertising Education) 期刊,我们针对它改写了书评稿80%的内容,结果很快通过审稿并发表了。之所以去投一个广告类的刊物,是因为广告与公关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这本谈公关的书其实与广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Q: 谈谈在完成此项目后的感受?
A: 首先,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整个过程对我的英文阅读、英文写作和投稿都是一次磨练。因为这件事,我倒逼自己深度阅读了传播专业领域的一本好书,了解了公关这一行的很多精髓和历史。当我看到书评的电子版在Sage的网站出来时,网页呈现出我的名字及所属机构,以及永久性的电子版地址DOI时,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能有这个结果,离不开在过去几年里我在PRA这个环境里所得到的整体性培育,尤其是全英文教学和各专业课程的熏陶。此外,要感谢UIC的学习资源中心(Learning Resource Centre)提供了很好的学术资源,包括这本书的中、英文版以及涵盖了很多国际刊物的数据库。
最后,非常感谢冯松明老师,他在整个过程中给我了很多策略性的指导,教会了我如何阅读、构思及写作,也详细引领了我投稿的全部流程。他对我的稿子进行了多次的修改,从这些修改中,我领略到英文写作的乐趣和精髓。
Q: 基于你的这个经历,有什么建议给到学弟学妹吗?
A:如果学弟学妹们未来在课内或课外碰到了一本自己觉得不错的书,可以尝试写一篇书评,来分享自己的观点以及丰富自己的履历。在写书评的过程中,不要想着文章能一步到位,一开始可以比较自由地写多一些,超出规定的字数也没关系,后期多次修改可以让稿子越来越好,就像冯老师对我说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另外,建议传播学、市场营销以及社会学等专业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在闲暇之余阅读夏博新先生的这本书。任何想要学习如何在不同商业环境中运用公关、传播和沟通技巧的人都将从中受益。UIC的学习资源中心有这本书的英文电子版,以及中文纸张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书名为《我的公关人生》)。在AI即将对公关和媒体传播行业进行重新定义的历史转折点,如果深入阅读这位20世纪美国公关业界大师的书,读者会发现哪些因素将会是万变不离其宗,而哪些因素将会被技术所改变。
书评电子版链接DOI:
https://doi.org/10.1177/10980482241303036
文字:陈立恒
编辑:冯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