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华为面对面:积极拥抱数字时代语言服务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在全球化的数字时代,翻译人才面临哪些新机遇,又该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3月26日,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应用翻译学专业的师生在万腾龙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华为的翻译业务部门,深入了解语言服务行业的最新发展,零距离接触这家全球领先跨国企业的语言服务体系。



位于东莞松山湖基地的华为翻译中心隶属于华为2012实验室,拥有一支既懂翻译技术又精通人工翻译的超级团队,专注于机器翻译、人工翻译和跨语言本地化,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顶尖的语言服务。本次交流学习受到了华为翻译中心语言服务一部韩宇部长的热情接待。韩部长和华为资深翻译专家何海强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公司翻译业务的全球布局及技术应用。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精细的图表,他们向学生展示了华为构建的一套高效智能的一站式翻译服务方案,涵盖从传统翻译模式到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行业的多语种内容,以及多模态机辅翻译(MT)、本地化策略和数据驱动的语言服务。



在问答交流环节中,华为专家们向学生分享了从业者对人工智能技术影响翻译行业市场的观点。2020年兴起的人工智能热潮,使翻译行业进入了后本地化时代。当前,随着技术的发展,翻译的业务不仅没有萎缩,全球范围内语言服务的需求反而呈指数级增长。这一形势意味着企业对复合型语言人才和高端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尤其是在中国,中译外的高端人才需求尤为迫切。随着技术发展,未来还将衍生更多岗位,如AI赋能师、多语言海外传播师、多语言数据处理师等。



对于学生们普遍关心的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工翻译的问题,华为的专家们指出,大语言模型虽然在工作中提供了许多便利,但在翻译任务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幻觉、缺乏专业知识、隐私安全隐患、噪音和垃圾数据,无法准确理解人类社会的文化语境等。因此,高质量翻译仍然离不开人类译者的贡献。在当今时代,优质的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需要理解语言文化的独特性,以及具备跨语言理解能力和协作能力。


在交流中,华为的专家们还建议学生积极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结合技术传译信息文化能力和跨语言翻译能力,以提升自身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在人机交互的趋势下,同学们应多思考如何使用并发挥AI的价值,以及如何用自己的知识库规避现有的劣势,并有针对性地了解和学习岗位所需的能力。”韩部长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做了精辟的总结。


此次走访华为并与华为的翻译专家们面对面交流,同学们不仅拓宽了视野,从课堂走向企业,从理论走向实践,体验了一次真正的“跨界学习”,还收获了来自一线从业者真实而有建设性的反馈。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变革,翻译人才唯有以终身学习的态度,拥抱数字世界,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在全球化舞台上发挥更大价值。



文字:应用翻译学2022级 周雨晴

图片与编辑:李尚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