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风采】UIC再次荣获粤港澳高校国际关系论坛金奖

第十届粤港澳高校国际关系论坛于12月20日在暨南大学落下帷幕,UIC政治与国际关系专业的同学夺取金奖、最佳团体奖和最佳记者团奖。在面对其他高校参赛选手基本为研究生的情况下,UIC同学顶住压力,从容发挥,最终获得骄人成绩。这也是UIC继2011年之后再次夺得金奖。

UIC参赛团队获奖得金奖

此次UIC团队共有15人,其中有7人为参赛团队,分别是:陈绚曦(大三)、邓麒(大二)、董滨(大二)、陈卓睿(大一)、林粤(大一)、冯嘉豪(大一)、徐宇宁(大一),带队老师为政治与国际专业助理教授吴崇涵博士。参赛团队中只有UIC是以本科生组队参加。

本次论坛的议题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之建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分为论坛大会和新闻发布会两个形式。每个学校需派出一个参赛队伍,最多15人,其中论坛大会发言团3人,记者团3至5人,其余人员为观众。各代表队抽签决定代表国家。此次,中山大学代表法国,广东外国语外贸大学代表俄罗斯、澳门大学代表埃塞俄比亚、暨南大学代表美国、UIC代表中国。

UIC获颁最佳团体奖

赛后,评委给予UIC团队极高的评价:UIC队伍综合素质高,不管是在语言的掌握、论点的阐述还是临场的反应,都可媲美其他高校的硕士队伍。特别是临场对议题的掌握和反应,都展现大将之风。另外在模拟代表国的立场观点上,也掌握得恰到好处,看不出是一支以本科一二年级组成的团队。

对于本次获奖,参赛选手董滨表示,UIC特色的博雅教育和全人教育对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临时应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平时学习涉及面广,能够获得的信息全面,是这次能够有优异表现的重要原因。

获颁最佳记者团奖

冯嘉豪同学对这次论坛也有着深刻感触:“赛前我们经常见面,或微信讨论,做了充分准备,但正如带队吴崇涵博士所说,我们能获得不错的成绩,一定程度是因为代表中国,首先我们对祖国情况更为了解,其次在情感上中国往往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观众和评委往往不自觉地会出现情感偏向,这是有利于选手的场上发挥的。本次论坛体现了我们在基本素质上的优势,但我们也存在不熟悉发言词、记者提问不能脱稿等问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UIC同学正在阐述观点

此次比赛,中山大学、暨南大学获得银奖,澳门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则摘得铜奖。比赛评委为:暨南大学国关学院院长张振江教授、暨大国关学院党委书记陈斌、暨大国关系主任李皖南副教授、暨大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金平教授、中山大学亚太所王学东副教授、中山大学亚 太所黄迎虹讲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树春教授、澳门大学政府与行政学系陈定定助理教授与UIC政治与国际专业助理教授吴崇涵博士。

粤港澳高校国际论坛至今已经开办了十年,旨在促进珠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交流以及合作战略对策研究,培养学生作为外交人员的基本素养。

文:宋胡佳蓉(U新社 大一应用翻译)
图:政治与国际关系专业提供
编辑:余媛滢
(来源:国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