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国王学院(KCL)Digital Asset and Media Management 专业在读研究生
端传媒 (Initium Media) 现实习生
曾于南方周末国际与国防新闻部、广东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实习
在加入国新这个大家庭之前,请你先问自己一句话,你真的想做新闻吗?
起初我的答案是否定。因为我很难在大家都转身去做广告甚至公关的传媒方向中,寻觅到做新闻人真谛。但在UIC这四年的经历,让我找寻到了在无数“假新闻”的质疑声中逆行的勇气:Introduction to Journalism展现了理想状态下新闻作为the fourth estate的巨大影响力,连续两个学期的Foundation of 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培养了我们对于新闻极致的敏锐度,接下来长达两年的Reporting Lab鼓励学生们勇于去追问,还有多样的编辑和深度报道课程为实习工作积攒实力。更何况,还有难得的交换机会,让我在异国他乡体验到完全不一样的新闻环境,学会用抽离的视角去看到每个社会对中国的解读。而连续两年多不间断的实习,更是让我体验到了UIC高强度训练下新闻人的自信:无论是在国内顶尖深度媒体之内、亦或是在获奖无数的独立媒体之中,IJ专业课所提供的独特视野和信息整理能力会让你在稿件处理中得心应手,而学的时候无比痛苦的全英课程反而让你成为全部门唯一一个可以独立英语采访的实习记者。其实呀,直到后面被单独点名表扬的时候,才发觉自己与身边一众名校学子相比也并不差什么。
在这个专业,我学会的是不盲从于标准答案、不屈服于条条框框。只要是值得的新闻点,我可以带领记者奢侈的投入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去剥茧抽丝地追踪、只为求一个答案(也可能因此在合作过程中被组员哭诉过于严格)。可能在这个社会环境中谈新闻的坚守与气节有些天真,但在Editing Lab II的采访中,一位合作过的大陆记者同我讲,传统期盼中“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新闻人在现在的社会舆论环境中总会面对无数的质疑,若无对新闻的信仰和对事实的坚守、将会举步维艰;一位香港的媒体前辈也告诉我,无论有多少批评和阻拦,“informing the public”一直是他做新闻的立足点……
如今新闻环境也许并没有那么乐观,但请你相信这一行内,仍然有人在坚守。希望你也能在质疑声之中,找寻到负重前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