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修分享会 | 校友回家畅谈学术深造、职业与理想

    10月25日,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你好时光”校友回家日暨校园开放日系列活动之——传播学文学硕士-传理学专修校友分享会于T29-501教室举行。本次分享会特别邀请三位在不同领域深耕的校友,围绕学术深造、职业规划与人生选择展开深度交流,为在场师生带来一场富有启发的思想盛宴。传理学专修课程主任李璐玚博士、副课程主任徐妙博士出席活动并讲话。本次分享会由专修助理导师沈温馨女士主持。

    传理学专修“新老朋友”齐聚一堂


    申博之路:坚定理想与充分准备并重

    2024届毕业生、现香港浸会大学在读博士黄炯略以“浅谈PhD申请的经验心得”为题,系统分享了博士申请的关键环节。他从心理建设、学术能力、研究方向匹配等方面展开,强调读博不仅是学术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心智与毅力的挑战。黄炯略结合自身经验,详细解析了香港高校博士申请的时间节点与具体要求,并提醒同学们:“唯有坚定的学术理想与完备的自我认知,方能支撑漫长的科研旅程。”其务实而深刻的分享引发在场同学对学术道路的深入思考。

    校友黄炯略进行分享


    人生规划:在“离普”中追寻自我

    2023届毕业生、现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在读博士曾嘉慧以“我的‘离普’人生规划”为题,讲述了自己从高校教师到辞职读博的转型经历。她不仅介绍了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博士项目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机制,更以个人选择为例,鼓励学弟学妹主动探索人生方向:“重要的是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与‘不想要什么’。”她认为,职业路径并非一成不变,追随内心的热情与理想方能走出独特的人生轨迹。

    校友曾嘉慧进行分享


    职场深耕:教育者的责任与成长

    2021届毕业生、现任珠海市香洲区凤凰小学德育处副主任林钊翌以“心中的戒尺”为题,聚焦教师职业发展与编制备考。他结合近年教师招聘政策,详细分析了备考策略与职业素质要求,并指出教育工作者需兼具专业能力与育人情怀。此外,他还从个人经历出发,提出学术深造与职业选择的权衡标准,帮助同学们在“工作还是读博”的十字路口明晰方向。分享尾声,他借古诗寄情,感叹“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以诗意语言表达对青春时光的珍视,引发全场共鸣。

    校友林钊翌进行分享


    师长期许:以诗寄情,永葆少年志气

    课程主任李璐玚博士在总结发言中特别呼应了林钊翌的诗意分享。她笑道:“虽然‘终不似少年游’,但‘少年志在心头’,欢迎常回家看看。期待我们的毕业生们与母校师生产生更多的互动和连接。”这番深情寄语既肯定了校友们的成长,也表达了母校永远向学子敞开怀抱的温情。

    李璐玚博士对回家的校友表示欢迎和感谢


    副课程主任徐妙博士则从学术实践角度建议有志于深造的同学关注下学期的COMM7210研究报告课程,强调导师选择高质量学术论文对申博的关键作用。

    徐妙博士强调学术深造提前准备的重要性


    本次分享会传理学专修新老朋友齐聚一堂。在充满温情与笑语的氛围中,同学们积极向到场的校友请教交流,收获颇丰。活动不仅强化了校友与母校的情感纽带,更以人文关怀照亮了学子的成长道路。

    提问环节在读学生与校友互动


    最后更新:202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