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公布2025年度校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由李璐玚、许夏营博士领衔,研究生院黄煜教授、张青华博士、韩觐屿、沈温馨、邓淼、赵宏、徐妙、阚梦琪等教师和助教共同完成的教学成果《融智育德、三维驱动:AI时代博雅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荣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本次评审工作依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及《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等文件要求开展。学校专门成立评选委员会,由学术副校长出任主席,并特邀多位具有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经验的高校校外专家参与评审,全面保障评审工作的专业性、公正性与权威性。
该成果立足于人工智能技术为传媒教育带来的深刻变革,构建了以“融智育德”为核心理念、以“AI素养、全媒体实践与国际视野”三维驱动为路径的新型博雅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成果系统回应了AI时代在学术诚信、实践教学碎片化、跨文化传播能力等方面的现实挑战,致力于培养兼具技术素养、人文关怀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传媒人才。
在项目实施中,团队通过“AI赋能+批判引领+虚实融合”的课堂设计,推动AI工具从“作弊工具”向“协作伙伴”转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伦理判断力与跨文化创新实践能力。学生作品在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多项权威赛事中屡获佳绩。毕业生深造率超过71.1%,其中进入QS排名前100院校的学生占比达88.1%,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本次获奖充分体现了学院在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扎实成果,是团队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坚持教育创新、始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有力印证。
2025年度校级教学成果奖拟获奖成果名单
List of Proposed 2025 Teaching Achievement Awards in Beijing Normal-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成果名称/Project Name |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Team Members | 奖项/Award |
合作办学高校“大思政”育人体系的建构与实践——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二十年探索 | 毛亚庆、李建会、郭海鹏、伍鸿宇、吴炳钊、陈太付、汤绍龙、叶华军、陈郁、王莹 | 特等奖 |
人工智能时代统计学与数据科学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 潘建新、叶华军、贺平、邓宇辉、轩辕哲、陈东龙、彭小令、张博海、吴京津、孟蕊 | 特等奖 |
基于博雅教育的国际化计算机人才产学研融合实践 | 苏伟峰、季春艳、贾维嘉、郭海鹏、张慧、侯远坦、李树德、纪燕燕、范文涛、陈佳星 | 特等奖 |
“身心整合,知行合一”:基于具身心智范式的情绪智能教育 | 石磊、郭海鹏、刘永松、李运桦、黄红嫚、林柏宇、于雪晴、庄安娟、孙于飞、白荷 | 一等奖 |
产教科教融合视角下基于项目学习的管理类课程:跨学科教学管理实施方案 | 王莹、黄庆丰、江娜、胡喆华 | 一等奖 |
“价值·知识·能力”三重融合:经济学一流课程国际化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罗蓓、常笑、林谧、卢泽民、施浩、翁祉泉 | 一等奖 |
人工智能时代下以科学问题为导向的《实验心理学》教学创新与实践 | 陈蓉蓉、曾伟、耿雯琦 | 二等奖 |
融智育德、三维驱动:AI 时代博雅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李璐玚、许夏营、张青华、黄煜、韩觐屿、沈温馨、邓淼、赵宏、徐妙、阚梦琪 | 二等奖 |
北师港浸大“音乐赋能立德树人”课题研究 | 汪洁 | 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