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上午,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创意媒体与传播研究中心以及研究生院联合举办了一场客座讲座。香港科技大学媒体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新兴跨学科领域学部副主任宋韵雅教授应邀来到学校,为师生们带来了诸多关于传播学在人工智能(AI)时代下发展变化的前沿观点。北师港浸大创意媒体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朱琳教授担任讲座主持人。
讲座现场
朱琳教授担任讲座主持人
宋教授指出,当AI融入传播学科后,传播学各个分支领域均出现了可见的研究转向。新闻学科出现了AI驱动事实核查这一极具时代特色的研究方向;而在公共关系学科方面,AIGC 品牌叙事也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所在。
宋韵雅教授分享观点
与此同时,宋教授也提醒在场的师生们,随着AI逐渐成为信息构成的一部分,传播研究也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像虚假信息的肆意生成、人们对AI信任程度逐渐受到侵蚀,以及AI本身所潜藏的文化偏见等问题,都亟待学界去深入思考与应对。
宋韵雅教授分享观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宋教授提出,身处AI时代,传播学界迫切需要重新审视传播理论与方法。从理论层面来讲,AI的出现推动了传统传播学理论发生范式转型。比如,传统“把关人”的职能如今已逐步转变为“算法把关”,传播“框架”也愈发凸显出个性化特征,这些变化都为传播学理论注入了新的内涵。
宋韵雅教授分享观点
而在研究方法层面,宋教授概括了当下AI相关研究的两种主要路径:其一,是将AI作为研究对象,聚焦于AI自身存在的信任问题、伦理价值以及算法偏见等方面展开深入探究;其二,则是把AI当作一种研究工具,用以辅助内容分析、话语分析以及模型建构等既有的研究方法,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宋韵雅教授分享观点
此外,宋教授还对未来AI相关研究的主要方向进行了总结,其中人机协作、应用实践、AI治理以及AI的公平与准确性等,都将成为重点关注领域。在人文领域,AI技术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辅助数字人文发展,它更有着超越数字人文的潜力,甚至有可能在全球文明的共创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宋韵雅教授分享观点
讲座最后,宋教授鼓励师生们把人文社科的思想融入未来的AI研究,以理论为驱动,关注AI的人文价值。她呼吁传播学者关注AI方向,AI不仅是传播的未来,更是传播的下一个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