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通知:“中国旅游中的文学世界:景观、叙事与文化想象”会议

诚挚邀请您参加由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FHSS)举办的学术会议。

会议详情如下:

会议委员会

l 会议发起人:许夏营

l 共同发起人:朱润萍,李璐玚


一:会议主题

中国旅游中的文学世界:景观、叙事与文化想象


二:会议主旨

中国的文学和旅游是可以绑定的概念,然而外国游客来中国游玩,固然欣赏西湖、长城或漓江等景点的视觉奇观,但他们往往难以触及赋予这些地方在中国人意识中深刻共鸣的深厚文化与文学背景。本次"中国旅游中的文学世界"会议旨在通过探讨中国自然地理与其文学想象之间的根本协同关系,来弥合这一差距。中国的旅游目的地不仅仅是物理地点,从本质上讲,更是文本空间。它们通过数个世纪的文学创作——从古典诗词、民间传说到现代小说和武侠史诗——被不断地建构和重构。理解西湖或许需要熟悉苏东坡或者《白蛇传》;探索上海的文化地图能得益于阅读张爱玲、王安忆、金宇澄;而想象华山则与金庸的武侠世界密不可分。

目前该研究领域的许多著作是以中文撰写、面向中文读者的,以某个旅游目的地为锚点,面向国际读者探讨这些主题的著作却相对匮乏。本次会议旨在弥补这一重要空白。本次会议由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主办,拟于20251220珠海召开。即日起公开征稿。诚挚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青年才俊积极参与、踊跃投稿。


三:会议议题

l 中国特色的审美意境。例如:西湖的"烟雨"美学;山水传统在景观欣赏中的作用。

l 地图上的江湖:武侠小说中的中国河湖海与名山。例如:金庸《射雕英雄传》中的武侠世界及其真实地点(华山、桃花岛);古龙梁羽生小说中的诗意地理。

l 都市与记忆:现当代文学中的城市。例如:张爱玲、王安忆和金宇澄笔下的上海;老舍和林徽因小说中的北京胡同;葛亮笔下的广州和南京,等等。

l 作为活文本的古城:历史、怀旧与旅游。例如:西安、平遥、丽江的文学建构;历史真实性与商业怀旧之间的张力,如马伯庸笔下的长安,雷平阳诗歌中的云南等。

l 民族多样的声音:旅游文学中的少数民族表征。例如:旅行写作、民间故事集和小说中对云南、西藏、新疆的描绘,如李娟、迟子建等作家笔下的新疆、内蒙等。

l 其他相关议题


四、投稿、评审与刊用

敬请学者提交中文摘要(500字)和英文摘要(500字)各一份,以及一份简短的个人简介(约100字)。摘要请匿名,须通过中外评审匿名评审。个人信息请于简介文件提供。论文评审通过后,将由会议承办方向有关作者发出正式会议邀请函。

  • 会议语言:中英文

  • 摘要提交截止日期: 20251130

  • 录用通知发出日期: 2025128

  • 出版:入选会议的论文将择优出版为英语论文合辑,预由RoutledgeSpringer等国际著名出版社出版,面向国际传播。用中文写作的优秀论文,如有需要也可由我校应用翻译专业学生翻译为英语出版。

  • 投稿邮箱:崔老师clairemqcui@bnbu.edu.cn

  • 邮件主题格式:“投稿+作者姓名+单位”

  • 会议联系人崔老师clairemqcui@bnbu.edu.cn


Last Updated:Nov 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