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Prof. Daya Thussu探讨地缘政治变局与AI崛起中的全球传播

10月28至29日,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传播系与创意媒体与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系列客座讲座,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IAMCR)主席、香港浸会大学教授Daya Thussu,应邀莅临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为师生带来《全球传播的地缘政治演变》《造作与循规?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传播再思考》两场主题演讲,与师生交流地缘政治与AI崛起下的全球传播与世界格局。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传播系助理教授Dr. Anilesh Kumar主持讲座。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传播系助理教授Dr. Anilesh Kumar主持讲座。


人文社科学院院长韩子奇教授(左)与人文社科学院传播系系主任Dr. Jesse Owen Hearns-Branaman(右)向Prof. Daya Thussu(中)赠送纪念品。


在首场题为《全球传播的地缘政治演变》的讲座中,Prof. Thussu 首先介绍了全球传播格局重塑的现状:“去美国化”兴起,新兴经济体正在通过横向合作来打破西方主导的话语体系,构建多极化秩序;中国通过数字丝绸之路等通信基建倡议,在“全球南方”扩大了影响力,但在国际传播中也面临着叙事信任危机。

 在提问环节,Prof. Thussu进一步指出,“去美国化” 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个国际社会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一项彻底的变革。他同时表示,中国的经济在局部压力下仍保持稳定增长,当下的经济问题是暂时性的,但在人工智能替代部分生产力的背景下,大量的适龄劳动人口可能面临新的就业困境。


Prof. Daya Thussu在《造作与循规?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传播再思考》讲座中分享观点。


在第二天题为《造作与循规?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传播再思考》的讲座中,Prof. Thussu结合前一天的地缘政治视角,阐述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全球传播秩序。他提到,AI与地缘政治息息相关,正成为席卷全球的科技力量。顶尖AI企业集中于美国,同时中国、印度等国也在技术与资源领域崛起,积极探索自身的发展模式。然而,AI伦理治理离不开全球合作, Prof. Thussu结合联合国《为人类治理人工智能》报告,指出AI带来虚假信息、数字鸿沟等问题需通过全球协作来协同监管。

Prof. Thussu寄语年轻学子,人类的思维并不像 ChatGPT 那样运作,但它却是一套出乎意料地高效、甚至优雅的系统,可在极少的信息下运行。它并非在数据点之间寻找粗糙的关联,而是致力于提供解释。“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要上大学吗?是为了寻找解释、为了思考观点。”


人文社科学院院长韩子奇教授(左起),人文社科学院传播系系主任Dr. Jesse Owen Hearns-Branaman, Prof. Daya Thussu与 人文社科学院传播系助理教授Dr. Anilesh Kumar 合影留念。


撰稿 | 周雨佳子

摄影 | 陈雨桐,周雨佳子


Last Updated:Nov 1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