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 阿梅龙教授:德国汉学的起源、历史发展与现状
2024年12月9日,国际著名汉学家德国歌德大学的阿梅龙教授受邀访问我校,并于下午成功举办讲座,题目为“德国汉学的起源、历史发展与现状”。讲座由韩子奇教授、陈家宁博士主持,王翔教授、刁小龙博士、葛觉智博士、王嘉宝博士,及北京师范大学巴托识教授、彭蓓博士等师生参加。讲座探讨了德国汉学在历史长河中蜿蜒前行,其轨迹既受国际格局、学术思潮左右,亦为本土政治、社会变迁所塑造,当下则深陷身份认同的泥沼。阿梅龙教授...
2024年12月9日,国际著名汉学家德国歌德大学的阿梅龙教授受邀访问我校,并于下午成功举办讲座,题目为“德国汉学的起源、历史发展与现状”。讲座由韩子奇教授、陈家宁博士主持,王翔教授、刁小龙博士、葛觉智博士、王嘉宝博士,及北京师范大学巴托识教授、彭蓓博士等师生参加。讲座探讨了德国汉学在历史长河中蜿蜒前行,其轨迹既受国际格局、学术思潮左右,亦为本土政治、社会变迁所塑造,当下则深陷身份认同的泥沼。阿梅龙教授...
为帮助同学们拓宽人文学科的研究视野和方法,2024年11月18日,UIC人文社科学院的刁小龙博士邀请中山大学(珠海)的王治田博士,为CCGC专业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讲座主题为:“数字人文视域下《初学记》与初唐诗的互文空间——以《景龙文馆记》为中心”。外国语言与文化中心(主任)王翔教授、闫博博士等众多师生出席。王博士在学术讲座中深入剖析了古代文学写作与类书之间的密切关系。类书作为古人积累辞藻、引用典故...
2024年11月20日下午,人文社科学院“杰出学者学术讲座”成功举办,由中华文化与国际传播专业邀请专业创建者陈致校长主讲,题目为“殷人鸟崇拜与图腾理论”。活动由陈家宁博士主持,韩子奇教授(人文社科学院院长)、王翔教授(外国语言与文化中心主任),及黄靖雯博士、刁小龙博士、葛觉智博士、陈湛博士、张巧运博士等众多师生出席。陈致教授在讲座中首先探讨了图腾主义理论,结合人类学与民族志的视角,阐明图腾在早期社会中...
北师港浸大人文社科学院传播系与文化创意学院影视与新媒体系在阅读周成功举办了为期6日的韩国游学之旅。团队由26名学生及教师组成,参观了两所韩国知名大学与四家重要媒体与艺术机构,深入了解了韩国的文化和媒体环境,进一步拓宽了他们的全球视野。 图1:UIC游学团队于庆熙大学合影留念 抵达韩国后,游学团队参观了庆熙大学与韩国艺术综合大学。过程中同学们对两所学校的项目设置与学校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与教授们的讨...
2024年11月13日下午,人文社科学院荣幸地邀请到前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劳悅強教授,为UIC师生带来一场关于《易经》的专题讲座,题为“《易经》:你想改变你的生活吗?”。本次讲座由人文社科学院的陈家宁博士主持。在讲座正式开始之前,劳悅強教授首先为同学们提供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硕士项目的简要介绍,并给出了申请建议。劳悅強教授以轻松的方式开启了他的演讲,向大家介绍了在当今时代如何理解和应用《易经》。劳教授列举了...
2024年10月11日至12日,韩国广播电视台资深制作人Dr.Kenny Kihyung Bae (裵基亨教授)和韩国SK集团Broadband公司的业务策略主管Dr. Yougshin Cho(曺永信教授)应北师港浸大(UIC)的邀请,举办了纪录片提案比赛和AI工具实操研讨会,重点探讨了AI在纪录片及媒体制作中的应用。提案比赛于11日下午正式开始。裴教授首先为学生们讲解了故事提案的重要性,强调了如何在专业电影制作中向投资方进行提案。他提到:“提案的关键是找到内...
为帮助中华文化与国际传播(简称CCGC)专业的大三学生更好地利用Gale数据库进行西方汉学史研究与学习,2024年9月23日下午,Gale中国培训师石亦宸先生应邀来到北师港浸大(UIC)学习资源中心开展培训讲座。讲座由黄靖雯副教授(Wei Chin Wong)主持。图1:石亦宸先生讲解Gale数字人文研究工具的运用和影响力。 石亦宸先生首先向在座的学生展示了Gale数据库在学术研究中的强大功能,并讲解了在线电子数据库如何有效节省研究者的时...
2024年10月24日,北师港浸大人文社科学院传播系讲座成功举办,西交利物浦大学教育开发部主任Charlie Reis博士受邀到我校讲座,讲座题目为“儒家的专业标准框架:引导跨文化教育”。讲座由陈家宁博士主持,刁小龙博士、我校教学中心副主任Milen Gotchev Jissov博士等众多师生到场聆听。在讲座中,Reis博士从儒家思想展开话题,重点讨论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举一反三”等,在当今的课堂教学实...